国际私法是我国规范涉外私法关系、建构私法领域对外开放秩序的基本法律,私法关系的涉外性是其发挥功效的支点。私法关系涉外与否,将在程序与实体上产生体系化的法律效力差异。我国迄今采取法律关系要素涉外的方式界定私法关系的涉外性,这在涉外民商事交往相对简单、法律关系较为传统的历史形势下较好地发挥了建构涉外私法秩序的功效。自贸区( 港) 、深圳前海、外商投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一站式”争端解决机制等对外开放的创新安排和实践,对现行涉外私法关系界定规则造成了新的冲击。
2021-03-05从1979 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专家参与我国刑事司法的制度功能变得开放而多元。专家制度功能的多元化,根源于刑事司法的三重逻辑: 弥合法律人与专家之间知识鸿沟的“认知逻辑”; 落实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权力逻辑”;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实现控辩平等的“权利逻辑”。
2021-03-05